現在回想起來,我從小就是高敏兒。
因為過度敏感的關係,我很容易患得患失,遇到比較強烈的刺激時,與其憤怒暴走,我通常會選擇壓抑、退縮;遇到困難的事情時,我常常也會陷入恐懼、逃避的情緒。最可怕的是,我從前無法接受別人的憤怒,對這方面的包容性非常差,這些情況都曾經在我的生活和心理掀起過巨浪。
我曾經看過 宗薩欽哲仁波切的一篇文章寫著「你所看到的顯現是由於你所戴的有色眼鏡」,覺得特別有道理,實相無法由肉眼所見,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的所見都是透過某些執著而來,每個人依據自己的認知和經驗,以不同觀點解釋相同事物。然而儘管我知道這個事實,也常常練習這個觀念,但情緒還是時不時會被影響。
直到我接觸了攝影,相機在接觸強光時通常會造成過度曝光,這個時候就需要濾鏡或稱減光鏡來將進入鏡頭的光線減少。另外一個情境是如果拍照時需要營造不同氛圍時,可以套用不同顏色的濾鏡,來濾掉不需要的顏色光,讓想要的顏色在照片或影片中呈現出來。
因此我想到我的生活中的一切刺激,是不是也能用「心靈濾鏡」來調節一切的輸入,達到平衡、減敏感或是讓我歡喜接受的效果,轉化一切形成前進的動力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佛家講心地法門或是修心應該也是相同的方法,只是更進一步借假修真、見性成佛。我第一次聽到慈濟四神湯就被深深吸引,尤其「善解」二字,真是極高的境界啊,現在想起來,這不就是將我們的感官套上善美的濾鏡嗎?假如我們能夠練成善解大法,娑婆世界轉變極樂世界那還不是輕輕鬆鬆!
當然最高的境界還是不執著,當我們返妄歸真時,所有的妄想、分別和執著都猶如釜底抽薪般不復存在,那時濾鏡也就不需要再戴上了,但是在尚未解脫之前,還是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希望所有的刺激和輸入都能化成善美的花朵,為有限的今生增添繽紛的色彩,幫助我們直達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