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微細身

微細身是身體和心靈之間的第三個層面,它們之間存在著互相影響的三角關係。微細身可以分為三類:迷惑的微細身、業力的微細身和本智的微細身。迷惑的微細身是由於顛倒、迷惑的感知所形成,業力的微細身是基於業力所產生的基礎感知,而本智的微細身則是與法性相融,遠離了顛倒迷惑與業力,所形成的清淨感知。

微細身的修持重點在於轉化「凡夫身」為「智慧身」,是外在現象與內在感知的中心樞紐。透過將迷惑的微細身轉變為業力的微細身,再轉化為清淨的微細身,可以產生本智的清淨感知。微細身的學習可以建立健康的基礎,準備進入解脫道─證悟之道。微細身課程是大圓滿的前行,是非常必需的修持。

微細身的修持在脈、氣和明點方面各有不同的具體方法:

一、脈:脈的修持方法包括放下身心的包袱和握手修持引導。放下身心的包袱可以透過甩手動作和吐氣放下來實踐,讓身心放鬆並放掉所有的想法和負擔。握手修持引導則是讓您感覺自己的感受,覺知到放下身心包袱後的狀態。這些方法有助於讓脈裡面的習性、印記和感知得到放鬆和轉化,讓微細身處於健康的狀態中。


二、氣:氣的速度非常重要,當氣在脈裡自然順暢地運行,並且速度適當,既不過快,也不過慢,各方面的情況就會非常良好。透過瓶氣修持,將氣配合呼吸往下帶回丹田的位置,這樣的修持有助於控制氣的速度和量,避免氣的超速或過多造成身體不適。瓶氣的修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呼氣:從鼻子呼氣,肚子往內縮。
2. 吸氣:將氣引導到丹田位置,同時肚子鼓起。
3. 持氣:將氣持守在丹田,肚子稍稍下壓,保持5秒、8秒或11秒,上半身放鬆自由。

透過瓶氣修持,可以消除昏沉或非常遲鈍的狀況,調整掉舉或心思跑來跑去的情況。這種修持方法有助於維持身心平靜、放鬆,並保持警覺處在當下的狀態。


三、明點:透過覺知將注意力帶到身體中,放下念頭和思維的心,輕輕地邀請「知道」和「覺知」。讓覺知僅僅著陸在身體中,安定下來,覺知到在脈、在明點中有一種安定感。這樣的修持方法讓身體感到穩定、開敞、溫暖,並且有一種「感覺知道自己本身」的感覺。修持者可以感覺到「覺知到感覺」、感覺「感受到感覺」,這樣就建立了一種基地、基礎的感受,讓身體在正確的平衡中,有一種「身體中的一切,都校正準確,在對的位置上」的狀態。修持者可以持續與身體對話,感受自己所能感覺的感受,並且在連結的過程中,接觸到阻礙、障礙,這些都是修持的一部分,讓身體逐漸放鬆、開放。

總的來說,微細身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涉及身體、心靈和法性之間的關係,通過修持微細身可以幫助我們轉化業力和迷惑,達到證悟的目的。

以上整理自:措尼仁波切所著《先幸福,再開悟!:措尼仁波切指引「微細身」實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