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與意象對話後的改變

自從七月底跟Erin Riley老師學習身體情緒釋放(SomatoEmotional Release, SER)技術後,雖說有累積個案,但收穫最多的還是跟自己的意象(image)對話,因為在那之前有學習過 措尼仁波切微細身課程的與美麗怪物的對話,在那之後又參加了羅伯特·博斯納克(Robert Bosnak)的體現意象(Embodied Imagination, EI)工作坊,所以我的內在有很大一部份在移動著,我因此轉移注意力到真正關心我的人身上,放掉很多人際關係上的期待,我覺得多年未碰觸到的主心骨漸漸清晰, 內在小聲音也變得安靜許多,於是我開始嘗試一些以前沒做過的事。

首先我和家人到KTV唱歌,透過音樂回味了青春期的記憶,回想起自已不擅於經營朋友和親密關係,和錯過了許多珍貴的相處機會。然後第一次到小巨蛋現場看羽球公開賽,恰巧遇到戴資穎和周天成都有參賽,感覺非常新鮮和精彩。後來又買票看職棒,剛好看到中信兄弟周思齊引退賽,還有五月天在大巨蛋的演出,現場被四萬人的情緒感染,激動的眼淚不禁流下。

經過了這些體驗,我開始學習珍惜身邊的人,倒不是說要創造美好回憶,而是領悟到累積小小的開心能夠讓親密關係維持更久,只是每天時不時比一下愛心的手勢,竟然就產生了蝴蝶效應,讓我很驚訝。除此之外我在溝通時多了一點笑容和幽默,這也帶來驚奇的結果。總之當我做了與意象對話的練習後,有一些改變發生了,這些改變對我來說是正面的,而且是我以前刻意想要達到,但是沒成功過,現在透過愛心手勢和開心闡述就意外地讓結果變好,真是神奇。

不過在一連串改變之後,我陷入了休息期,也就是休假時一直看動畫和美劇,好像要把之前沒看過的、不用動腦的劇集補完,原本想考的博士班、碩士班和每日定期行程都沒動力執行,所以目前我還在觀察中,不知道接下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