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輪主導

今年四月參加瑜珈師資訓練中,我聽到拉帕老師講了一個觀念,打開我對於脈輪( chakras )認知的另一扇窗。

在解釋七個脈輪的對應關係之後,拉帕老師讓我們每位學員針對自己的脈輪做出能量上的評估,並依此畫出曲線圖,這樣一來就可以看出我們大多是靠哪個脈輪在主導生活。我看了自己畫出來的結果,覺得相當有意思。從前我只知道脈輪有強弱、正面傾向和負面傾向,但未曾想過較強的脈輪、亦或說是我們習慣展示的脈輪會主導自己與他人或世界互動的方式。看著自己的曲線圖我恍然大悟,自己從前的行為模式竟然跟能量較強的脈輪有著密切的關係。意識到這點之後,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可以用各種方式增強或平衡脈輪之外,我也可以試著嘗試用不同的脈輪能量來跟外在互動。

從前的我總是用單一的行為模式來跟人交往、互動,依據對象、時機和場合,有時候這種互動是舒服的,有時候也會遇到不舒服的情況,但即使有時候我對這種模式所帶來的反應和回饋感到不舒服時,也很難做出相應的調整,總覺得自己習氣很重,無法擺脫習慣的制約等等。以前我當遇到需要更改自己態度的情況總是非常糾結,內心當中總有「我就是這樣的人」、「堅持做自己」的固執觀念讓我不想改變,但同時又對於外界的回應與事情的發展結果感到不滿意,進而產生出憤怒、埋怨的情緒。有時想要嘗試改變自己,卻又顯得牽強附會、格格不入,反而形成內傷。而且,小時候受到「不為五斗米折腰」、「高風亮節」的教育又深埋在心裡,因此在人際關係上有了很大的障礙。

然而,在接受到脈輪主導的概念後,我嘗試在不同情況用我覺得適合的脈輪來回應,在看到與平常模式得到的更好結果時,我感到相當滿意,並慶幸自己可以做到。現在我更加了解自己的脈輪能量情況,明白到我需要在特定情況下選擇不同的脈輪來主導自己的行為和思考模式。這不僅能夠讓我更好地應對不同的人際關係和環境,還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和能力。我想,這是我在瑜珈師資訓練中得到的最有價值的啟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