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信心

在大遍智龍欽巴尊者所著《七寶藏論》中,如何培養信心這個主題被廣泛地討論,特別是在「第一種珍寶:信」的章節裡。以下將詳細說明培養信心的方法:

1. 聽聞佛法

  • 聽聞正法:聽聞佛陀所教導的正法,能讓我們了解佛法的真理和利益,從而生起信心。
  • 聽聞善知識的教導:聽聞具德上師的開示,能幫助我們理解佛法的深義,並從他們的證悟經驗中得到啟發,進而增強信心。
  • 聽聞佛菩薩、聖者的故事:聽聞佛菩薩和聖者的故事,可以激勵我們,讓我們相信透過修行,我們也能達到同樣的成就。

2. 如理作意(正確的思考和思惟)

  • 思惟佛陀的功德:思惟佛陀的圓滿智慧、慈悲和功德,能讓我們對佛陀產生敬仰和信心。
  • 思惟佛法的甚深義理:深入思考佛法的教義,如因果、輪迴、無常等,能讓我們對佛法生起信心。
  • 思惟三寶的功德:思惟佛、法、僧三寶的殊勝功德,能讓我們對三寶產生信心。

3. 觀察

  • 觀察佛陀的聖蹟:親自前往佛陀曾經居住、修行和弘法的地方,或者瞻仰佛陀的舍利子等聖物,能讓我們感受到佛陀的存在和加持,從而增強信心。
  • 觀察善知識的行為:觀察具德上師的言行舉止,他們如何以佛法指導生活,並從他們的行為中學習和得到啟發,進而增強信心。
  • 觀察佛法對眾生的利益:觀察佛法如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相信佛法的真實性和力量。

4. 修行

  • 依教奉行:依照佛陀的教導去修行,如持戒、禪修、培養慈悲心等,當我們在修行中體驗到佛法的利益和轉變,信心自然會增長。
  • 懺悔業障:透過懺悔過去所造的惡業,清淨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能夠更清晰地領受佛法,進而增強信心。
  • 積累福德資糧:透過布施、供養、持戒等善行,積累福德資糧,使我們的心靈更為清淨和穩定,有助於我們生起和增長信心。

5. 恭敬

  • 對佛菩薩恭敬:對佛菩薩保持恭敬心,如禮拜、供養、讚歎等,能讓我們與佛菩薩建立更深的連結,從而增強信心。
  • 對善知識恭敬:對具德上師保持恭敬心,聽從他們的教導,依教奉行,能讓我們得到他們的加持和指導,進而增強信心。
  • 對佛法恭敬:對佛法保持恭敬心,珍惜和尊重經典,並努力學習和實踐,能讓我們更深入地領悟佛法,進而增強信心。

總結

《七寶藏論》強調信心對於修行之重要性,並提供了多種培養信心的方法。透過聽聞佛法、如理作意、觀察、修行和恭敬,我們可以逐步建立和增強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使我們在菩提道上更加堅定和精進。

參考:《七寶藏論》
編輯:Gemini

修持大圓滿的功德

修持大圓滿法能夠帶來巨大的功德和利益,不僅能夠讓我們在今生獲得快樂和安寧,還能夠幫助我們解脫輪迴,最終成佛。

  1. 暫時功德:透過修持大圓滿法,我們可以:
  • 淨化業障:消除過去所造的惡業,減輕痛苦和煩惱。
  • 積累福德:積累善業,為未來帶來幸福和安樂。
  • 增長智慧:開啟內在的智慧,洞察事物的本質。
  • 開發慈悲:培養對一切眾生的慈悲心,願意幫助他們解脫痛苦。
  • 獲得加持: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消除修行中的障礙。
  • 改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加平靜、快樂和有意義。
  1. 究竟功德:透過持續不斷地修持大圓滿法,我們可以:
  • 解脫輪迴:超越生、老、病、死的痛苦,獲得究竟的解脫。
  • 證悟成佛:完全開發心的本性,達到圓滿的覺悟。
  • 利益眾生:以無量的智慧和慈悲,利益無邊的眾生。

大圓滿法的修持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即使我們只是短暫地修持,也能夠獲得巨大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長期堅持修持,更能夠獲得究竟的解脫和成佛。因此,讓我們珍惜這個殊勝的法門,精進修持,為自己和他人的解脫而努力。

來源:紐修堪仁波切的口傳教法整理《大圓滿三休息》
翻譯:Gemini

修持大圓滿的注意事項

在修持大圓滿法的過程中,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以確保我們能夠正確地理解和實踐教法,避免誤入歧途。

  1. 依止具德上師:依止具德上師是修持大圓滿法的基礎。上師不僅能夠傳授我們正確的教法,還能夠給予我們加持和指引,幫助我們克服修行中的困難。因此,選擇一位具德的上師,並虔誠地依止他,對於修行的成功至關重要。
  2. 不急於求成:大圓滿法雖然殊勝,但也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地修行,不可急於求成。如果我們急於追求高深的境界,反而會產生更多的煩惱和障礙。因此,我們應該保持耐心和恆心,按照上師的指導,穩步前進。
  3. 不執著於覺受:在修行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體驗到各種覺受,如身體的輕安、心的喜悅等。這些覺受雖然美好,但我們不應該執著於它們。如果我們執著於覺受,就會產生貪愛和執著,反而會阻礙我們的修行。因此,我們應該將覺受視為修行的助緣,但不執著於它們。
  4. 不放棄世俗責任:大圓滿法並不是要我們逃避世俗生活,而是要我們在世俗生活中修行。因此,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世俗責任,如工作、家庭等。我們應該將修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修行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5. 保持謙虛和恭敬:即使我們在修行上取得了一些進步,也不應該驕傲自滿。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謙虛和恭敬的心態,尊重他人,並且不斷地學習和精進。
  6. 不傳非器:大圓滿法是殊勝的教法,不應該隨便傳授給沒有根基的人。如果我們將教法傳授給沒有準備好的人,可能會導致他們誤解教法,甚至走火入魔。因此,我們應該謹慎地選擇傳法的對象,確保他們具備足夠的根基和信心。
  7. 不捨棄善法:大圓滿法雖然殊勝,但我們也不應該捨棄其他的善法,如持戒、布施等。這些善法能夠幫助我們積累福德資糧,淨化業障,為修持大圓滿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8. 恆常祈禱上師三寶:祈禱上師三寶能夠幫助我們消除修行中的障礙,增長我們的智慧和慈悲心。因此,我們應該恆常地祈禱上師三寶,祈求他們的加持和護佑。

透過遵守這些注意事項,我們可以確保自己在大圓滿的道路上正確地前行,避免誤入歧途,最終達到究竟的解脫。

來源:紐修堪仁波切的口傳教法整理《大圓滿三休息》
翻譯:Gemini

甲春寧波的故事

在雪域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巍峨聳立,冰雪覆蓋的山峰直插雲霄。這片神聖的土地,孕育了無數佛法修行者,他們的故事如同經幡般飄揚在風中,傳頌著慈悲與智慧。其中,甲春寧波大師的故事,更是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照亮了無數迷茫的心靈。

一、轉世與童年

時光回溯到16世紀末,藏曆火猴年,即公元1585年。在拉薩貢布地區一個寧靜的村莊裡,一對虔誠的夫婦,曲共與南波,正滿懷期待地迎接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這對夫婦心地善良,對佛法有著深厚的信仰。他們每日虔誠祈禱,希望上天賜予他們一個健康的孩子,將來能夠弘揚佛法,利益眾生。

一天夜裡,南波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中,她看到一道彩虹從天而降,落在她的懷中,化作一個燦爛的光球。光球中,一位慈祥的老者微笑著對她說:「孩子,你將迎來一位殊勝的轉世者,他將成為佛法的燈塔,照亮黑暗的世界。」南波醒來後,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不久後,南波順利產下一個男嬰。孩子出生時,天空出現了七彩祥雲,屋內充滿了檀香味。男嬰睜開眼睛,目光清澈明亮,彷彿能洞察一切。父母為他取名「甲春」,意為「百劫」。他們深信,這個孩子將會帶來百劫難遇的福報。

甲春自幼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智慧。三歲時,他便能流利地閱讀藏文經典,甚至能背誦經文。他喜歡獨自一人在山林中玩耍,觀察大自然的美麗與奧妙。有時,他會撿起地上的石頭,堆砌成佛塔的形狀,口中念念有詞,彷彿在進行某種神聖的儀式。

村裡的長輩們都對甲春的聰慧感到驚訝。他們認為,這個孩子一定是某位高僧大德的轉世,將來必成大器。然而,甲春的父母卻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們更加嚴格地教育孩子,教導他謙虛、善良、慈悲。

甲春的童年,就在這樣一個充滿愛與信仰的環境中度過。他每天聆聽父母講述佛陀的故事,學習佛法的教義。他對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中萌生了出家修行的願望。然而,他知道,自己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和準備,才能踏上這條神聖的道路。

在甲春八歲那年,發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一天,他獨自一人在河邊玩耍,突然看到河面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蓮花。蓮花中央,端坐著一位身穿白衣的老者,手持金剛杵,面帶微笑。老者對甲春說:「孩子,我是你的前世,虹身成就者顛增桑波。你將繼承我的使命,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說完,老者化作一道彩虹消失在天際。

甲春心中充滿了震撼和感動。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也更加堅定了修行的決心。他知道,自己將會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但他不會退縮。他將以堅定的信念和勇氣,走上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為眾生帶來光明和希望。

二、學習與修行

甲春寧波的故事,宛如一幅綿延展開的畫卷,描繪著他從童年走向覺悟的修行之路。在經歷了神秘的轉世預言和童年時期的靈性啟示後,甲春寧波踏上了求學與修行的旅程。

十二歲那年,甲春告別了父母,前往拉薩著名的寺院,開始了他的五明學習之旅。五明,即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與工巧明,是藏傳佛教中知識體系的五大範疇。甲春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很快便在五明領域展現出過人的才華。他尤其擅長醫方明,對草藥的特性和療效有著深入的研究,能夠運用各種草藥為人們治病。

在寺院的歲月裡,甲春不僅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的內心。他每天清晨起床,與僧侶們一起誦經、打坐、冥想。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放下對物質世界的執著,將心靈專注於佛法的修行。

二十歲那年,甲春在夢中見到蓮花生大師。大師告訴他,他應該前往竹巴噶舉派的米旁尊者處求法。甲春醒來後,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期待。他立即動身前往米旁尊者的駐錫地。

見到米旁尊者時,甲春深深地被他的慈悲和智慧所感動。他恭敬地向尊者頂禮,請求成為他的弟子。米旁尊者慈祥地看著甲春,說道:「孩子,你宿世與佛法有緣,將來必成大器。我願意將我所學的一切傳授給你。」

在米旁尊者的指導下,甲春接受了沙彌戒,並被賜名為「拿旺曲傑旺波」。他開始系統地學習大手印、大圓滿等密法,並在修行中不斷精進。米旁尊者對甲春的教導不僅限於佛法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的菩提心和慈悲心。他教導甲春要時刻關心眾生的疾苦,以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

除了米旁尊者,甲春還依止了其他幾位上師,包括竹巴貝瑪噶波、拿旺桑波和娘美拉則瓦。這些上師們各有專長,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指導甲春,幫助他全面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在修行的道路上,甲春經歷了無數的考驗和磨難。他曾在山洞中閉關十七年,期間只靠清水和糌粑維持生命。他每天精進地修持金剛手菩薩心咒,圓滿了一億遍。這段艱苦的歲月,磨練了他的意志,也讓他對佛法的體悟更加深刻。

甲春的修行故事,是一段充滿挑戰和感動的旅程。他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就了無上的佛果。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伏藏事業

甲春寧波的修行之路,宛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在他三十六歲那年,匯入了一個全新的篇章——伏藏事業。伏藏,是藏傳佛教中一種特殊的傳承方式,由蓮花生大師等高僧大德在過去將經文、法器等寶物埋藏起來,等待未來有緣人開啟,以利益眾生。而甲春寧波,正是被選中的那位有緣人。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甲春寧波正在山洞中禪坐。突然,他眼前出現了一位美麗的空行母。空行母身穿彩衣,手持寶瓶,面帶微笑。她對甲春寧波說:「孩子,你是蓮花生大師的弟子,肩負著開啟伏藏的使命。現在,是時候了。」

甲春寧波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激動。他恭敬地向空行母頂禮,表示願意接受這個神聖的任務。空行母將一個鐵質大鵬鳥交給他,並告訴他:「這個大鵬鳥將指引你找到伏藏的地點。你要按照伏藏目錄的指示,一一開啟它們。」

甲春寧波小心翼翼地接過大鵬鳥,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按照大鵬鳥的指引,來到了一個隱秘的山谷。在那裡,他找到了一個巨大的岩石,岩石上刻著蓮花生大師的咒語。甲春寧波虔誠地念誦咒語,岩石緩緩開啟,露出了一個深邃的洞穴。

甲春寧波走進洞穴,發現裡面擺滿了各種經書、法器和寶物。他按照伏藏目錄的指示,首先開啟了《大圓滿三寶總攝》這部伏藏。這部伏藏包含了蓮花生大師關於大圓滿教法的精髓,是無價之寶。

開啟伏藏後,甲春寧波並沒有獨自享用這些寶藏。他將它們帶回自己的修行山洞,與弟子們分享。他根據弟子的根器和需求,傳授不同的伏藏教法,幫助他們提升修行境界。

甲春寧波的伏藏事業並非一帆風順。有一次,他前往貢布地區取藏時,遭到了當地領主巴惹瓦的阻撓。巴惹瓦認為伏藏是屬於他的財富,不允許甲春寧波帶走。甲春寧波並沒有與巴惹瓦發生衝突,而是展現了種種神通。他當著巴惹瓦的面,穿過了一道堅固的石門,讓巴惹瓦目瞪口呆。巴惹瓦終於意識到甲春寧波是一位真正的成就者,於是恭敬地向他道歉,並皈依成為他的弟子。

甲春寧波的伏藏事業,不僅豐富了藏傳佛教的教法,更重要的是利益了無數眾生。他開啟的伏藏,為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指引他們走向解脫之路。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寶藏不在於物質財富,而在於內心的智慧和慈悲。

四、神通與事業

甲春寧波的故事,如同一部史詩般,在他開啟伏藏事業後,迎來了更加波瀾壯闊的篇章。他的神通與事業,猶如日月星辰般,照亮了整個雪域高原,為無數眾生帶來了希望與光明。

在一次弘法活動中,甲春寧波來到了一座古老的寺院。寺院的大門緊閉,由一塊巨大的石頭封住。眾人束手無策,只能焦急地等待。這時,甲春寧波微微一笑,走到石門前,輕輕地觸摸了一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石門竟然如同水波般蕩漾開來,甲春寧波的身影穿梭而過,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片刻後,石門再次合攏,甲春寧波從寺院內打開了大門,眾人無不驚嘆他的神通。

還有一次,甲春寧波來到了一條湍急的河流邊。河水洶湧澎湃,沒有橋樑,也沒有船隻。眾人望而卻步,不知如何渡河。甲春寧波卻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水面,彷彿走在平地上一般,輕鬆地走到了對岸。眾人目瞪口呆,紛紛讚歎他的神通。

甲春寧波的神通並非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利益眾生。他曾多次運用神通,降伏邪魔,保護善良的人們。有一次,一個惡魔化身為一隻巨大的猛獸,在村莊裡肆虐,人們驚恐萬分。甲春寧波聞訊趕來,他毫不畏懼地站在猛獸面前,口中念誦咒語。猛獸聽到咒語,頓時變得溫順起來,乖乖地趴在地上。甲春寧波慈悲地為猛獸開示佛法,猛獸聽後心生悔悟,發誓不再傷害眾生。

甲春寧波的神通和事業,震動了整個雪域高原。他的名聲傳遍各地,無數人慕名而來,請求他的加持和指導。其中,不乏各地領主和權貴。他們被甲春寧波的智慧和慈悲所折服,紛紛皈依成為他的弟子。

甲春寧波並沒有因為弟子的身份而有所偏袒。他對待每一個弟子都平等慈悲,根據他們的根器和需求,傳授不同的法門。他教導弟子們要放下貪嗔癡,培養菩提心和慈悲心,以自己的力量去利益眾生。

在甲春寧波的影響下,許多領主放棄了爭戰,轉而致力於弘揚佛法,造福百姓。雪域高原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景象。人們感念甲春寧波的恩德,尊稱他為「大師」、「活佛」。

甲春寧波的故事,是一部充滿傳奇色彩的史詩。他的神通和事業,展現了佛法的無邊威力,也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信心、有勇氣,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與希望。

五、傳法與圓寂

甲春寧波的故事,如同一部恢弘的交響樂,在他傳法與圓寂的篇章中,奏響了最為莊嚴而感人的樂章。他的生命,宛如一盞明燈,在燃燒殆盡的時刻,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無數弟子的心靈。

隨著年歲漸長,甲春寧波深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他決定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弟子們,讓佛法的火炬繼續傳承下去。他首先為彭仁炯波佛山開光,並建立了一個閉關中心,為弟子們提供一個清淨的修行環境。

甲春寧波對弟子們的要求極為嚴格。他強調戒律的重要性,要求弟子們嚴守戒律,不可有絲毫懈怠。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嚴謹持戒,成為雪域鬼神頂禮的對象。

甲春寧波的法相具有不可思議的威力。他的弟子們發現,只要將大師的法相供奉在家中,就能夠驅魔、除障、息災,帶來平安和吉祥。

甲春寧波的弟子遍佈各地,其中不乏許多高僧大德。他曾將自己的教導傳授給六世大寶法王等無數修行者,讓佛法的智慧得以廣泛傳播。

藏曆火狗年,即公元1656年,甲春寧波七十二歲。他預感到自己即將圓寂,於是召集弟子們,為他們做最後的開示。他告訴弟子們,要珍惜寶貴的人身,精進修行,不要浪費時間。他還勉勵弟子們要發菩提心,以慈悲心去幫助眾生。

說完最後的教導,甲春寧波安詳地閉上了眼睛,進入了甚深的禪定狀態。他的身體散發出柔和的光芒,整個房間充滿了祥和的氣氛。弟子們圍繞在他的身邊,默默地祈禱。

三天後,甲春寧波安詳辭世。他的身體變得輕盈透明,彷彿隨時都會消失。天空出現了彩虹,大地開滿了鮮花。弟子們悲痛萬分,但也為大師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知道大師已經解脫了輪迴之苦,證得了無上的佛果。

甲春寧波的圓寂,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然而,他的教導和精神卻永遠留在了弟子們的心中。他的故事,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修行者,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參考資料:甲春寧波持明傳、甲春寧波持明自傳彩虹藏尊者(嘉春寧波)─持明‧宿業洲(仁增雷超林巴)簡略傳記講說‧信心花蕊
圖片來源:The Treasury of Lives
編輯:ChatGPT

佛陀的治療和心理學— 奧修

所有的西方心理學都立基於病理學,一種立基於健康人的真正的心理學是需要的。完美的心理學必須立基於像佛陀一樣的人,而不僅僅是健康人。

那麼,有三種類型的心理學。一種是病態的:所有西方心理學都是病態的。只是在最近,才有一些考慮健康人的整全(wholistic)趨勢在增強,但是他們還只是開端。即使第一步都還沒有邁出。

有第二種心理學是考慮健康人的,它立基於健康人的頭腦--那些是東方的心理學。佛教有一種穿透得非常非常深的心理學;帕坦加利有他自己的心理學。他們立基於健康的人:幫助一個健康人變得更健康;幫助一個健康人達成更偉大的健康。病理的心理學幫助瘋狂的人變得健康。

那麼,還有第三種。葛吉夫所謂的終極的心理學還沒有得到開發。那種類型必須依靠佛陀。它還沒有被開發,因為到哪裡去學習佛陀,怎樣學習佛陀?僅僅一位佛是不夠的,你將必須學習很多。只有那樣你才能得到結論。但是總有一天那種心理學將會發生,這是必須的。它必須在那裏,因為只有那個能給你進入人類意識的完整的理解。

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他們都保持著研究病態。他們從來沒有從他們自己身上研究出它。在黑暗中跌倒,在黑暗中摸索,他們得到了一些片斷,於是他們認為那些片斷就是完整的系統。無論何時一個片斷被作為完整的系統來宣佈,它就成為了說謊。片斷只是斷篇。

東方心理學是給健康人的,來幫助你變得更完整。

心理學立基於病理學是好的;他們幫助病人。但那永遠不能成為目標。它是好的,但只是變得更健康,平常,沒有什麼更多的。只是變得平常沒有什麼更多的,因為任何別人都是平常的。生病是不好的,因為受苦,但是成為平常的並不是很好,因為平常人在以成百萬的方式受苦。事實上,成為平常的只是意味著與社會適應。社會自身也許是變態的,整個社會自身也許就病了。適應它只是意味著你是一般的變態,就是這些。那不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你必須超越社會的常態。你必須超越社會的瘋狂。只有那時,你才第一次成為健康的。

東方的心理學:瑜伽、禪、蘇菲,都幫助健康人成為更健康的、神聖的。

第三種心理學是需要的,迫切需要,因為沒有它你就沒有目標--對於那個終極的理解。那必須被研究出來。葛吉夫竭盡全力但沒能成功。氣候還沒有成熟。我在試圖又一次朝向那個。在其中成功是困難的,但可能性是存在的,一個人必須繼續努力。即使只有一點點多的光明灑在了人類完美的、最終的、終極的心理學上,即使那樣也是好的,很有幫助的。

佛陀的心理學是一個完整的基本的立足點。一個人必須走進他自己的意識,不分裂它、不分析它、不判斷它、不評價它、不譴責它、不說任何關於它的東西。只是走進它,感覺它--它究竟是什麼。整個頭腦必須消失,只有那時你才會覺察到它是什麼--因為頭腦不斷在表面製造波紋,倒影保持是擾亂的,倒影不斷被扭曲。當倒影完全地消失了,頭腦也完全消失了,那麼,只有純粹的寧靜、kokoro、空無、三托歷、三摩地--那個三摩地就是你存在的無分析狀態。那是你最初的狀態。那就是上帝。

我能對心理學說這麼多:它是非常生活的,還有希望。很多工作在繼續,漸漸地心理分析家、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越來越對靜心感興趣。

你將會驚奇。我讓各種各樣的人在這裏。各種職業的人都來了,但是最多的桑雅生還是來自心理學、心理分析的行業。我讓成百上千的精神病醫生成為了我的桑雅生。這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來那麼多醫生、沒有來那麼多工程師、沒有來那麼多銀行家、沒有來那麼多政治家。所有單個職業中,人數最多的是精神病醫生這個職業。

那是一個偉大的暗示。那顯示了心理學正在超越自己。心理學漸漸地進入了宗教。心理學遲早會成為帶來宗教跳躍的一個非常穩固的基礎。除非它成為了宗教跳躍的穩固的基礎,它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當它成為了通向上帝神廟的一步,它才得到了它的意義。

當時當我說「當它成為了通向宗教的一步」,我只是意味著宗教。我不是意味著印度教、基督教、猶太教;回教、耆那教、佛教,我不是這些意思。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宗教。他們成為了政治。他們是政治組織。

宗教是非常個人化的。宗教根本上是個體性的。它是個人意識的一個轉變;它和組織沒有任何關係。你是一個回教徒或印度教徒或基督教徒,因為你生在那個組織中。沒有誰能生在一個宗教中。宗教必須是有意識的選擇。在那有意識的選擇中,它變得重要了;否則它是無意義的。

文字來源:http://www.osho.tw/ebook/box1_07_31.htm
圖片來源:https://medium.com/livingyourultimatedream/10-quotes-from-osho-that-can-change-your-prospective-towards-life-fb64190ec9a5

微細身、大圓滿和證悟之間的關聯

在措尼仁波切的教導中,微細身、大圓滿和證悟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它們可以被視為一個循序漸進的修行階梯。

1. 微細身:打下穩固基礎

  • 微細身是我們身心與證悟之間的橋樑。透過觀照和修持微細身,我們可以覺察並調整身心狀態,鬆開脈結,釋放負面情緒和印記,讓我們的感知變得更清晰、更健康,從而為進一步的禪修和證悟打下穩固的基礎。
  • 平衡微細身的三個要素:脈、氣、明點,是基礎,也是關鍵。
    • 脈:透過握手修持,我們可以鬆開脈結,釋放其中儲存的負面情緒和印記,讓脈變得通暢,感受變得平衡。
    • 氣:透過瓶氣和柔和氣修持,我們可以將氣導入丹田,讓它恢復自然的流動狀態,從而平靜我們的身心,讓我們能夠安住於當下。
    • 明點:當氣平衡、脈通暢時,明點自然會活躍起來,讓我們感受到本質愛、喜悅、清明和勇氣,為證悟空性做好準備。

2. 大圓滿:直指本覺

  • 當我們透過微細身的修持,讓身心趨於平衡與健康後,就可以進一步透過大圓滿的**「徹卻」和「托噶」等禪修法門來認出並安住於本覺之中。
  • 大圓滿是直指人心的究竟法門,它的見地是「不造作」,其禪修是「無散亂、無禪修」,而行為則是「超越造作」。
  • 大圓滿的修行讓我們認清並體證到心的本質(本覺),即空性、明性和無礙的特質,從而證悟到萬物本具的圓滿。

3. 證悟:究竟解脫

  • 證悟是認識到我們本自具足的覺性,達到究竟解脫的狀態。
  • 透過微細身的修持,我們可以為大圓滿的證悟打下基礎。
  • 透過大圓滿的禪修,我們可以認出並安住於本覺,最終達到證悟。

總結:

微細身的修持是為了讓身心平衡,大圓滿則是直指本覺的法門,而證悟則是最終的目標。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缺一不可,形成一個完整的修行體系,幫助我們逐步從凡夫走向覺悟。

編輯:Gemini

BCST 和 Upledger CST 對 CRI 的看法和應用方式的比較

以下是生物動力顱薦椎療法(BCST)和 Upledger 顱薦椎療法(CST)對於顱薦骨律動衝動(CRI)的看法和應用方式的比較:

觀點生物動力顱薦椎療法(BCST)Upledger 顱薦椎療法(CST)
CRI 的本質慣性力的表現,反映身體未解決的議題和創傷。治療師藉由 CRI 來評估和監測病患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治療進展。主要生理節律,源自於腦脊髓液(CSF)的產生和再吸收。治療師透過評估 CRI 的速率、振幅、對稱性和品質來診斷身體功能障礙。
CRI 的重要性 雖然 BCST 強調與更深層的潮汐韻律(中潮和長潮)的關係,但 CRI 仍可提供對個案系統中慣性和創傷模式的重要見解。治療師可能會選擇先處理這些模式,再進入更深的潮汐。顱薦系統的基礎,代表著身體的健康狀態。治療師專注於評估和調節 CRI,以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和平衡。
CRI 的應用透過觀察 CRI 的變化來評估治療進展。治療師可能會運用各種技巧,如誘導靜止點或釋放組織限制,來調節 CRI 並促進身體的自我調節。透過輕柔的手法,如解壓縮和牽引等技術,來直接影響和調節 CRI。治療師將 CRI 視為治療效果的指標,並根據其變化來調整治療策略。

總結來說,BCST 將 CRI 視為慣性的表現,並關注更深層的潮汐韻律,而 Upledger CST 則將 CRI 視為主要的生理節律,並直接著眼於其評估和調節。儘管兩者對 CRI 的看法和應用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將其視為評估和促進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

編輯:Gemini

生物動力顱薦椎療法(BCST)和 Upledger 顱薦椎療法(CST)的主要區別

生物動力顱薦椎療法(BCST)和 Upledger 顱薦椎療法(CST)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對健康的看法,以及從業者如何與患者互動。

生物動力顱薦椎療法,如 Franklyn Sills 所述,將健康視為一種終生的資源,由從業者通過「生命氣息」的存在和行動來引導。這種方法強調從業者的存在、與客戶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在「原初呼吸」的背景下定向客戶系統的能力。

1. 生命氣息是一種神聖的原則,它調節創造性的衝動,並將所有事物與創造的基礎聯繫起來。

2. 原初呼吸,或潮汐,是由生命氣息產生的有節奏的現象。它在整個身體中表現為一種微妙的呼吸運動,被認為是組織的基本排序原則。

3. 從業者的角色是感知健康的表達,並促進客戶系統中自然展開的治療過程。

Upledger 顱薦椎療法則側重於顱薦骨系統的解剖學和生理學,並強調治療師通過觸診和觀察評估和治療顱薦骨系統的功能障礙的作用。

1. 顱薦骨系統包括腦膜、骨骼結構、腦脊液(CSF)、以及與腦脊液的產生、再吸收和控制相關的所有結構。

2. 顱薦骨運動是由腦脊液的產生和再吸收引起的顱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微妙、有節奏的運動。

3. 治療師的角色是通過觸診評估顱薦骨運動並使用溫和的手動技術來解決顱薦骨系統的功能障礙,從而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總體而言,生物動力顱薦椎療法採用更整體、以客戶為中心的方法,強調從業者的存在和對客戶內在治療過程的促進,而 Upledger 顱薦椎療法則側重於治療師在評估和治療顱薦椎系統功能障礙方面的作用,以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請注意,這兩種方法之間可能存在一些重疊,並且個體從業者可能會在其工作中融入這兩種方法的各個方面。

編輯:Gemini

複雜理論應用於身體工作

昨天在羅伯特·伯尼克Robert Bosnak的工作坊裡,他提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理論:複雜理論。以下擷取自他分享的內容和我的心得:

伯尼克提到早在1980年代的聖塔菲學院就已經對複雜理論(complexity theory)進行有系統的研究,複雜理論與慣用科學非常不同(例如牛頓科學),一般科學想找出最簡單的終極理論可以解釋一切(化約主義),但系統其實是充滿許多不確定性和無規律,無法精確地由過去的因素決定,這種思維給我很大的震撼。

複雜理論發現很多事情是在秩序與混亂中間發生的,產生很多可能性:從混亂中產生新的東西;由秩序產生了架構,因此雖然混亂但其亦有自己的秩序,這種停留在秩序與混亂的狀態自有調節的能力。伯尼克相信自己是持續性自我整合的過程,我們在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可以自我組織(self organizing)、持續重整和整合,適合複雜和快速變換的世界,而我們需要以此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相對於適應的是控制或統治,它們會壓抑改變,把混亂排除在外並非有用的系統,這種壓抑創造力的發生無法適應時代。

複雜理論是非線性的,很多東西都是平行發生,因為線型理論是可追溯、可推論的,而非線型理論中許多因素是同時間發生的,並非簡單的因果關係。其中伯尼克講出兩個關鍵字我覺得非常適合形容身心靈的系統:dynamic和holistic,真是太貼切了,而且符合身體工作中(例如頭薦骨療法和能量平衡個案)的重要元素,例如流動、敞開、動態靜止等等,身體因為其複雜性而自成一個智慧體,當我們與之連結時需要同時感知整體,聆聽內在智慧所呈現的意象(例如顱薦韻律、中潮或是意象體現)並跟隨之,或與之對話,我們治療師或是身體工作者是在支持和維持這個進程,如此一來我對於我正在做的工作有了理論基礎,自己好像更扎根了一些,接下來的幾天我還會繼續沉澱伯尼克所分享的東西。

跟羅伯特·伯尼克學習意象體現

今天非常榮幸能參加臺灣榮格心理學會主辦,由資深榮格分析師羅伯特·伯尼克Robert Bosnak帶領的意象體現Embodied Imagination工作坊,伯尼克今年76歲卻神采奕奕、風度翩翩,精神看起來比我好兩倍以上,而且他的心態非常年輕,一點都沒有老成的感覺,但又充滿智慧,尤其是當他專注看著你的時候充滿著慈悲,能夠親炙大師真是太舒服了。

我最佩服伯尼克的是他不拘泥傳統,整合榮格留下來的精華又能順應時代、勇於創新,這讓我深深佩服並給我啟發,他講課清楚,充滿邏輯、歷史脈絡以及許多親身經歷的故事,豐富的經驗和信手捻來的回答問題更是讓我印象深刻,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希望之後有機會向他多多學習。

其實意象體現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和我之前接觸彼得列文的身體經驗創傷療法Somatic Experiencing還有Upledger Institute的身體情緒釋放術SomatoEmotional Release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其操作方法、理論解釋等細微的地方還是讓我獲益良多,尤其是伯尼克說要保持未知、陪伴案主一起探索以及相信內在智慧這些都是身體工作的通則,其他還有很多心法技巧,我記了許多筆記滿載而歸。

以下是我今天做的筆記精華(Claude整理),倉促寫下如有錯誤請多包涵指教:

  1. 羅伯特·伯尼克 Robert Bosnak 簡介
    • 國際意象體現學會
    • 1971年進入蘇黎世榮格學校
    • 原本主修法律、犯罪
    • 生病期間接觸分析心理學(23歲)
  2. 詹姆斯·希爾曼 James Hillman 影響
    • Bosnak 的學長兼分析師
    • 原型心理學發展者
    • 對榮格理論有革新性的解放
  3. 榮格與佛洛依德的分歧(1912年)
    • 主要因伊底帕斯情結而決裂
    • 佛洛依德:家庭面向
    • 榮格:神話本身就是心理學的根源
  4. 榮格的紅書時期(1913年開始)
    • 沉入意象世界
    • 開始身體化的體驗
    • 遇到盲人先知和其女兒,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現象
  5. 鍊金術與意象體現 Embodied Imagination
    • 1922年榮格接觸《金花的秘密》
    • 「物質的想像」概念
    • 意象世界的深度解構
  6. 現代科學與心理學的關聯
    • 量子物理:觀察者角色同時創造世界
    • AI:模式識別類似原型心理學
  7. Hillman 對榮格理論的批評與發展
    • 反對一元論和 Self 概念
    • 強調多元文化、解構主義
    • 1960年代後殖民時代影響
  8. 意象「具體人化」的步驟
    • 拆解主流世界觀
    • 保持未知狀態
    • 重視相遇而非理解
  9. 分析心理學的核心理念
    • 拓展自我,了解未知部分
    • ego 是問題所在
    • 意義與意義化的區別
  10. 治療關係的特點
    • 避免權力結構陷阱
    • 共同探索而非引導
    • 維持雙重意識狀態
  11. 意象體現技巧
    • 使用內隱記憶和閃回記憶
    • 利用演員技巧進入角色
    • 同時體驗多種感受狀態
  12. 複雜理論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 非線性、多系統並行
    • 在秩序與混亂之間尋找新可能
    • self-organizing 的概念
  13. 創傷治療方法
    • 幫助案主感受加害者的能量
    • 恢復自主性
    • 避免再次創傷
  14. 對死亡和自殺的處理
    • 將恐懼視為原型情緒
    • 從多角度體驗自殺歷程
    • 考慮道德和社會影響
  15. 意象體現的實踐建議
    • 每天花少量時間感受特定狀態
    • 結合沙遊等其他治療方法
    • 處理無法與身體連結的情況
  16. Bosnak 的治療哲學
    • 學習不同流派,找到自己的方向
    • 平衡基本教義派和革命派的觀點
    • 發展自己個人的心理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