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dynamic 和 Upledger 頭薦骨療法的學習心得

我國中的時候就讀音樂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合奏練習,因為要參加比賽的緣故全班常常練習到晚上,那是一段充滿多巴胺的日子,所有的升學課業壓力都在練習時暫拋腦後,各種不同樂器發出的旋律時而獨秀、時而和奏,譜出與心靈共振優美的樂曲,雖然十多歲的我當時不知道什麼是療癒,但音樂的確實實在在地支持我度過青春期的青澀歲月。

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我成為一位身體工作者和物理治療師,在頭薦骨治療 ( Craniosacral Therapy, CST ) 中累積相當多的個案,由於我之前學的一直是生命動能 ( Biodynamic ) 學派,感受的是原生呼吸在身體展現的長潮和中潮,但最近這幾天我有機會參加阿普利哲 ( Upledger ) 學派的頭薦骨治療訓練,讓我體會到聆聽和跟隨不同頻率的顱薦韻律 ( Craniosacral Rhythm ) 。當我十多年前學習頭薦骨共振時,就一直聽到關於「機械式或生物機械能」 ( Mechanical or Biomechanical ) 頭薦骨療法的批評指教,因此也有了一些刻板印象,但當我看到越來越多人受惠於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而且更多優秀的物理治療師都在學習阿普利哲頭薦骨療法時,我覺得自己有必要親自了解,畢竟我認為未接受和學習一種療法之前,如何能評斷它的優劣?

於是我參加了8天 Upledger Institute CranioSacral Therapy 頭顱薦椎徒手調整技術的課程,是由澳洲籍的資深老師同為物理治療師的 Erin Riley 帶領,我帶著從未學過 CST 的白紙心態開始到了完成訓練,有了以下幾點心得:

  1. BCST 和 Upledger CST 都是強調身體是一個整體,而非著重在部分症狀。
  2. 兩者都創造安全的環境,並且與個案調頻與融入一起來進行。
  3. 兩者都保持中立,且都與個案的內在智慧連結並支持其自我療癒,治療師都是支持的角色。

光是這些就能肯定 BCST 和 Upledger CST 都是很棒的身體工作,然而我認為最棒的還是治療師的品質,以及與個案間的互動關係,我稱之為緣分或是頻率相合。BCST 和 Upledger CST 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傾聽的韻律不同,然後 BCST 較無為,信任個案內在的固有療程計畫,而 Upledger CST 除了傾聽 ( Listen ) 之外還有跟髓 ( Follow ),其他的差別就是一些名詞的使用不同,以及技巧上的差異,如此而已。

我喜歡將 BCST 和 Upledger CST 比喻成教育小孩的方式,有些小孩適合無為、空間、流動等等;有些小孩需要邏輯架構、進退明確、多一點介入等等,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如今我學過兩種學派的理論與技巧後,就像是在臨床上有更多工具可以幫助和支持我的個案,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我也期待將來能夠繼續發展及整合,造福更多的人。

BCST 和 Upledger CST 所傾聽的韻律就像是生命樂章中的不同旋律,長潮有時像是低音在背景中廣大穩定,中潮有時像是打擊樂器提供穩定的節奏,CRI ( cranial rhythmic impulse ) 有時像是伴奏和點綴的音符增添活潑性。那什麼是主旋律呢?當你連接到並與之工作時,那個韻律就變成在舞台前,你可以只是聆聽並感受中線讓旋律自動調音,你也可以跟隨或與之互動來讓調整旋律,都很好。生命自會找到出口,我們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從旁支持,或是拉一把,只要是真正對個案有幫助的,無論 BCST 和 Upledger CST 都是很棒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