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回顧與展望

摘要:《2023的回顧與展望》主要分享了我在2023年的學習和成長,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以下是五個重點整理:

  1. 身體與心性的鍛鍊:我在2023年大部分的進修集中在身體與心性上的鍛鍊,包括參加寰宇瑜珈100小時的師資訓練,以及多次參加措尼仁波切的實體和線上課程,透過這些學習讓我體會到人的潛力可以被激發,並對人、事、物的看法產生了改變。
  2. 物理治療的進修:我進修了包括超音波臨床應用、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之思維,以及INDIBA射頻治療等課程,並在聚焦式震波在骨骼肌肉系統上的治療方面越發熟練,這讓我對射頻和聚焦式震波的治療效果信心大增。
  3. 心性的轉變:透過學習和實踐,我發現自己過去的慳吝個性,認識到這背後是心識中細微的恐懼與凍結。因此,我決定從2024年開始,要正視並與這個「美麗的怪獸」做握手練習,並且要常常發願,實踐新的一年的目標。
  4. 身體工作的學習方向:我計劃在身體工作方面,包括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朝向更細緻的手感和體感,用更小的調整達到更大的效果。這需要對身體和能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5. 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性:除了持續的運動和學習之外,我強調要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包括和其他身體工我交換個案,以及保持心性上的鍛鍊,因為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夠造福更多人。

這篇文章不僅分享了我在過去一年的學習和成長,也展示了對未來的積極展望和計劃。


2023年的進修大部分都是在身體與心性上的鍛鍊,首先是4月份的寰宇瑜珈100小時的師資訓練,親炙拉帕(Andrey Lappa)老師,第一次接觸烏克蘭的老師,跟之前遇到的西斯特瑪指導員 Vladimir Zaikovsky 都有戰鬥民族的感覺,課程中真的有把我逼到極限,親身體會人的潛力真的是可以被激發的。

物理治療的進修包含超音波臨床應用課、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之思維,以及 INDIBA射頻治療的課程等,操作聚焦式震波在骨骼肌肉系統上的治療也越發熟練,原本我是不太信任傳統的電療與熱療儀器有多大效果,但這一年累積的成功案例讓我對射頻和聚焦式震波的信心越來越高,可以節省治療時間、增加效率等等。

然而最棒的是這一年參加了很多次 措尼仁波切的實體和線上課程,真的超棒的,感覺好像是我過去累積的福德所顯化,非常感謝促成這些機會的工作人員,能夠在我四十多歲的中年生活接觸這麼寶貴的教法,每次想到就很感恩。這些練習讓我看見了自己的一些壓抑和制約,讓我對人、事、物的看法產生改變,痛苦因而相對減少了許多。

檢討過去,我發現自己有潛藏的慳吝個性,原因應該是心識中細微的恐懼與凍結,所以2024年起我需要看見並與這個「美麗的怪獸」做握手練習。再來還是要常常發願,這點我已經知道很久,但是一直沒有做好,新的一年要好好實踐。最後是我在身體工作方面的學習方向,包含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會朝向更細緻的手感和體感,用更小的調整達到更大的效果,要達到如此就要對身體和能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這是我的目標。

最後是要更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除了運動之外,還要多和其他身體工作者交換個案,此外在心性上的鍛鍊也要保持,畢竟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夠造福更多人,祈願一切順利圓滿。

頭薦骨課程啟發3:內在智慧

我個人在身體工作 ( Bodywork ) 領域的學習歷程裡,頭薦骨療法 ( craniosacral therapy ) 是非常特別的,因為它橫跨徒手治療 ( manual therapy ) 和能量療癒 ( energy healing ) 的邊界,同時也包含了身體和情緒的釋放。不僅如此,在眾多身體工作中,它格外注重於連結個案的內在智慧,這並非意味其他身體工作不注重,而是頭薦骨療法會優先連結內在智慧、尊重並將內在智慧在身體上的呈現放在前台,然後依靠它來工作。

也因為這個特別之處,對我來說,學習頭薦骨療法最需要養成習慣的就是優先連結內在智慧,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返回醫療院所執行物理治療業務即將屆滿的6年的我,尊重個案的身體是再自然不過的,但長久以來不斷在解剖生理、生物力學和動作控制等「外在」邏輯知識打磨之下,想要在碰觸到個案身體時先連結其內在智慧,是很特別的體驗,因為在那一刻我必須先放下對身體的所有成見,就只是信任內在智慧並跟隨它的帶領。

這種進行的方式也可說是信任雙手的感知、跟隨流動和直覺等等,感覺起來會比較輕盈、自由,但是當 Erin 在課堂裡回答我提出的一個問題時,我感覺到尊重內在智慧的重要性。我問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可以在個案睡著時給予頭薦骨療法,簡而言之她的回答是要先取得個案的同意才能進行,這深深觸動了我並讓我恍然大悟,原因是我聯想到自己過往未經過孩子同意之下,在他睡著時給予頭薦骨療法所而當下被他的身體拒絕的經驗,實在是印象深刻,當時我搞不清楚那是為什麼,甚至懷疑自己的技巧是不是有問題,原來是因為沒有經過同意,相對來說也沒有尊重到孩子的內在智慧,我引以為鑑,並深深檢討。

這幾天做了很多頭薦骨個案,昨天我突然想到一直連結別人的內在智慧,是不是也要連結自己的內在智慧?於是我開始嘗試,果然當我這麼做的時候,身體顯現出很多我平常很少體會到的豐富訊息,有趣的是雖然時間很短,我的身心系統也給予了一些回應和調整。感謝能夠接觸到這麼寶貴的頭薦骨療法,我將會持續在這個領域探索,並且將收穫分享給更多人。

頭薦骨課程啟發2:跟隨與創造屏障

接續上篇心得,無論任何學派的頭薦骨療法甚至任何身體工作都需要心處在明晰的狀態,這讓我想起武俠小說《大唐雙龍傳》裡,主角徐子陵在與邪王的一次交戰時所領悟的至高境界「劍心通明」,明晰就像處在通明狀態,對內在智慧在當下的呈現了然於心。

當感知到顱薦韻律 ( Craniosacral Rhythm ) 受限時,之前在生命動能頭薦骨療法 ( Biodynamic CranioSacral Therapy, BCST ) 學習的是提供資源、保持中立,讓內在智慧的固有療程計畫來平衡;而這次學習 Upledger 頭薦骨療法中我發現了兩個很重要的技巧叫「跟隨」( follow ) 和「創造屏障」 ( create a barrier ) ,這對我來說需要很多的適應和練習,因為:

  1. BCST 主要是聆聽內在智慧 ( inner wisdom ) 並跟隨;而 Upledger 頭薦骨療法除了聆聽內在智慧之外,還有聆聽組織並跟隨 ( listen to tissues and follow ) 的技巧。
  2. Upledger 頭薦骨療法在特定情況之下有創造屏障 ( create a barrier ) 的技巧,相同情況下 BCST 是用邀請的方式來進行。

當我實際練習跟隨和創造屏障時還發現了一個問題,由於過去的一些經歷,導致我從前常常進入背側迷走神經分支的狀態,也就是凍結和對恐懼的癱瘓,雖然不嚴重,但由於殘存的影響,在跟隨或是創造屏障的技巧上都感覺不容易施行,需要刻意練習。然而,當我逐漸熟悉後,帶來的效果是非常明顯而快速的,甚至我發現無論是單獨用或是結合其他技巧使用都有更即時的反饋,而且即使連結中潮和長潮時也都可以使用,讓我很獲益匪淺,因為在付出的同時也是在療癒我自己,讓我可以走出凍結的狀態並得到快速的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執行跟隨或是創造屏障的技巧時需要中立和札根,因為這些技巧是我們提供給內在智慧的資源,是輕柔、溫和的,而非過度涉入、影響系統運作。

雖然徐子陵在緊要關頭領悟到劍心通明,但他並沒有在得勢的瞬間立即誅殺邪王,他選擇用一種堅定且溫和的態度來開啟對話,這種溝通並非溢於言表,但邪王卻因此有所轉變,通明的心沒有在招式上過度表現,卻依然觸動到邪王的內在。學習頭薦骨的道路上也是如此,遇到大魔王的時候越是要保持明晰,然後用溫柔、穩定的態度來提供資源與支持,相信內在智慧,改變會自然發生,給予者和接受者最後都能受益。

頭薦骨課程啟發1:明晰

剛完成頭薦骨療法  ( craniosacral therapy ) 的訓練,打鐵趁熱,來分享並整理這次上課的收穫。

首先是保持明晰。我國小的時候曾經從溜滑梯上摔下來,一度無法控制身體,雖然我強行站起來走回教室上課,也沒有就醫,但當時應該是有腦震盪。隨著後來接觸療癒時間的增加,接受一些身體工作個案和參加訓練團體,然而當這個議題在此次課程裡再次浮現出來,我發現它對我的影響已經很小了。最大的感受在我給予頭薦骨時可以長時間保持在清明的狀態,而非待在一種死區、不流動的狀態,或是執著在某種受限模式而停滯不前。

不知道是否因為海王星落在我的第一宮,我的生長經驗剛好是比較被動而受環境控制,雖然感受和想像比較豐富,但有時候會陷入迷糊不清的狀態,這點在學習頭薦骨的過程中讓我吃了不少苦頭。從事頭薦骨工作是要清明地融入個案,但同時又要保持扎根且中立,同時運用3D立體思維、臨在與直覺,感知個案的內在智慧所展現的訊息給予適當的處置。其中最重要的我覺得是保持明晰,就像完全黑暗的房間點上一盞燈,清楚洞見當下的狀況,即使是尚未明朗也要保持清清楚楚,直到出現新的訊息。信任內在智慧,隨時用心去看、用手去感受,用中立的態度做出行動和回應。

這次訓練讓我成長不少,除了之前給予個案和接受療育所累積的經驗之外,好的老師、翻譯、助教和同學們也功不可沒,尤其特別感謝 Erin Riley 老師和擔任翻譯的子娟老師,提供美好的品質和環境,希望我能夠繼續把這份明晰帶到所有個案分享出去,就如同 Erin 說的,讓世界更柔軟。

Biodynamic 和 Upledger 頭薦骨療法的學習心得

我國中的時候就讀音樂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合奏練習,因為要參加比賽的緣故全班常常練習到晚上,那是一段充滿多巴胺的日子,所有的升學課業壓力都在練習時暫拋腦後,各種不同樂器發出的旋律時而獨秀、時而和奏,譜出與心靈共振優美的樂曲,雖然十多歲的我當時不知道什麼是療癒,但音樂的確實實在在地支持我度過青春期的青澀歲月。

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我成為一位身體工作者和物理治療師,在頭薦骨治療 ( Craniosacral Therapy, CST ) 中累積相當多的個案,由於我之前學的一直是生命動能 ( Biodynamic ) 學派,感受的是原生呼吸在身體展現的長潮和中潮,但最近這幾天我有機會參加阿普利哲 ( Upledger ) 學派的頭薦骨治療訓練,讓我體會到聆聽和跟隨不同頻率的顱薦韻律 ( Craniosacral Rhythm ) 。當我十多年前學習頭薦骨共振時,就一直聽到關於「機械式或生物機械能」 ( Mechanical or Biomechanical ) 頭薦骨療法的批評指教,因此也有了一些刻板印象,但當我看到越來越多人受惠於 Upledger CranioSacral Therapy,而且更多優秀的物理治療師都在學習阿普利哲頭薦骨療法時,我覺得自己有必要親自了解,畢竟我認為未接受和學習一種療法之前,如何能評斷它的優劣?

於是我參加了8天 Upledger Institute CranioSacral Therapy 頭顱薦椎徒手調整技術的課程,是由澳洲籍的資深老師同為物理治療師的 Erin Riley 帶領,我帶著從未學過 CST 的白紙心態開始到了完成訓練,有了以下幾點心得:

  1. BCST 和 Upledger CST 都是強調身體是一個整體,而非著重在部分症狀。
  2. 兩者都創造安全的環境,並且與個案調頻與融入一起來進行。
  3. 兩者都保持中立,且都與個案的內在智慧連結並支持其自我療癒,治療師都是支持的角色。

光是這些就能肯定 BCST 和 Upledger CST 都是很棒的身體工作,然而我認為最棒的還是治療師的品質,以及與個案間的互動關係,我稱之為緣分或是頻率相合。BCST 和 Upledger CST 兩者最大的差異就是傾聽的韻律不同,然後 BCST 較無為,信任個案內在的固有療程計畫,而 Upledger CST 除了傾聽 ( Listen ) 之外還有跟髓 ( Follow ),其他的差別就是一些名詞的使用不同,以及技巧上的差異,如此而已。

我喜歡將 BCST 和 Upledger CST 比喻成教育小孩的方式,有些小孩適合無為、空間、流動等等;有些小孩需要邏輯架構、進退明確、多一點介入等等,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如今我學過兩種學派的理論與技巧後,就像是在臨床上有更多工具可以幫助和支持我的個案,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我也期待將來能夠繼續發展及整合,造福更多的人。

BCST 和 Upledger CST 所傾聽的韻律就像是生命樂章中的不同旋律,長潮有時像是低音在背景中廣大穩定,中潮有時像是打擊樂器提供穩定的節奏,CRI ( cranial rhythmic impulse ) 有時像是伴奏和點綴的音符增添活潑性。那什麼是主旋律呢?當你連接到並與之工作時,那個韻律就變成在舞台前,你可以只是聆聽並感受中線讓旋律自動調音,你也可以跟隨或與之互動來讓調整旋律,都很好。生命自會找到出口,我們只要在需要的時候從旁支持,或是拉一把,只要是真正對個案有幫助的,無論 BCST 和 Upledger CST 都是很棒的選擇。

重新學頭薦骨

2024年第一個上的實體課程,是將20年前開始接觸、10年多前正式學的頭薦骨療法 ( CranioSacral Therapy ) 從最基礎開始再學一遍,好友聽了都有些費解,我想也許是自己的人類圖裡有 16-48 波長的通道,又或許是多年前我的上師卜卦說我適合學頭薦骨,總之雖然我目前是以物理治療評估和 OSHO Rebalancing 的身體工作為主,但去年起就是有再精進頭薦骨療法的渴望。果不其然,從課程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如撥雲見日般開心學習。

這次課程是臺灣物理治療學會邀請 Upledger Institute 的澳洲老師 Erin Riley 所傳授的,真的教得很好,雖然之前就耳聞上過課的同事們的稱讚,但親炙後依然覺得很驚喜,左腦和右腦或者說物理治療和身心靈在這裡取得很好的平衡,有一種爽利的感覺。很讚嘆 Erin 老師清晰、有條理地講解重點,理順我很多原本模糊的觀念,雖然從前我憑藉感覺和直覺完成了很多美好的個案,但從霧裡行舟變成撥雲見日的感覺也挺好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次上課突破了很多觀念上的桎梏,讓我的技巧多了很多可能性。

昨天是課程的第二天,我感受到最特別的是 Erin 用簡化太極的推手練習來讓我們體驗 Listen and Follow ,我想到縱鶴拳洪宗基老師說的:「沾黏貼隨」,以及 Neeten 帶領的團體中的類似練習,玩得很開心,而後回到橫膈釋放練習時手感竟然完全不一樣了,從前我學的是不隨,後來領會到不動,昨日則感受到隨 ( follow ) 的妙處,這番體驗歷經許多時間,回頭欣賞,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從輕觸到深層,神經系統不斷調節,就像人生持續變化,流出執著,回到平靜和喜悅。

我在這兩天頭薦骨療法課程中除了體會到陪伴、看見與支持,跟隨而不介入是我的新發現,非常有趣。其實上課是最開心的,交換練習總是有機會得到休息和療癒,接下來還有六天的時間,就讓我繼續體驗吧!

不動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瑜伽之道在使妄心湛寂。如是,觀者住於本然自性。── 帕坦伽利《瑜伽經.三摩地品》

剛結束多年以來最長僻靜滿一週的時間,非常感恩台灣芬陀利迦佛學會和 措尼仁波切的慈悲與付出,覺得自己真的是太幸運了,記得從前參加過最長的十一日僻靜是在南投水里蓮因寺的大專學生齋戒學會,沒想到這次的因緣也在相同的縣市,相隔將近三十年的歲月,真是神奇。這次能夠成行也極度感謝我太太和媽媽等家人的支持,還有工作場域中同事和案主們的體諒,到現在我都像是做了一場美夢般地開心不已。

這次參加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對「不動」的體會,不知道為什麼,數十年來我對這個詞語都自動忽略,明明聽了無數次,但好像跟自己沒有關係似的,完全無法受用,除了宿業的影響,我想其中應該跟我小時候從高處摔下撞到腦袋有點關係。我一直覺得自己從小有過動、注意力不全的傾向,雖然不是很嚴重,也順利完成學業,但冥冥中就是感覺很難專心在一處不動,只有靠減少思緒擺盪來接受、處理和發出訊息。至於為何覺得這跟身體有關,是因為我曾經在接受 Venu 和宜萱的頭薦骨個案中感受到頭的天旋地轉,當時雖然沒有詳細探討這個議題,但是在這次僻靜中我有機會體驗到自己蝶骨的不安靜。在僻靜裡某個時間點,可能是課程內容剛好提到很多次、更有可能是上師和三寶的加持,數十年來我終於感覺到「不動」重要性,真是難以置信,經過和蝶骨的握手相處,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穩定,在那個基礎上我可以體會到更多學習上的實際應用,真是非常高興。

剛回到診所工作,我就發現自己的功力似乎增加不少,倒不是知識和技巧上有甚麼改變,而是心穩定之後覺察和運用的程度提高了,雖然體驗難以言喻,但對患者和案主有實質上的幫助就好。就像自己得到好處也希望大家能夠雨露均霑,我希望有緣人能實際參加 措尼仁波切帶領的微細身和立斷等課程,誠摯推薦。這次的另一個大收穫是,覺得自己年紀已經大了,真的要計劃好好把前半生所學分享出去,傳遞對大眾有益的知識技能,讓能夠真正幫助人的能量傳播出去,這是我的願望,也希望自己能一步步實現。

再次感謝所有的幫助,祈願這些福氣能夠輾轉奔流,並且日益增長,所有人都因此得到真實的利益。

真與空

昨天我和一位好友聊到,在關係中有時候會需要抽離自身的角色來做溝通,這點是我自己目前難以做到的,當我聽到那位朋友有忠實反映對方狀態的實踐經驗時,突然想起聖嚴師父在圓寂前說的偈言:「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初嘗到裡面的意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其實我第一次聽到師父遺言後的四句偈時,沒有太大的共鳴,可能是當時我預期師父會留下一些讓人當頭棒喝的文句,因此一直無法契入偈言的含意。

記憶中我對生命中關於「真」的幾個事件印象很深,第一是我的國中時期的某個生日,幾位最好的朋友合起來送我一顆玉石上面刻著一個「真」字,讓我非常感動,印象中這個字是他們幾位名字的發音結合起來的,但真就在我的潛意識裡面默默地影響著。

另一次是我在肯園當芳療師的時候,療程結束時我送一位客人到新生店的玻璃門前,臨走前她帶著笑容鄭重地跟我說,她覺得我是一位很真的人、這是相當難得的,然後希望我以後能後保持這份真。我當下聽了覺得有點震驚,沒想到會有人對我這麼說,同時也覺得受到鼓舞,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忘記。

但後來我覺得,我對於率真這個概念有些誤解,也因此吃了不少苦頭。到底什麼是「真」?我發現有時候自己不是太認真,而是太「較真」,太計較誰對誰錯、誰的角色就要應該做出相符合的思考和言行等等。同時我也常常被應該真誠不虛偽而弄得七葷八素,例如到底是要講真心話、還是巧言令色?諸如此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我不喜歡衝突,所以我常會因為維護心中的那份自以為是的真,而採取消極逃避甚至姑且的態度,但另一方面又覺得委屈、想麻木自己,最後演變成一種輕視、漠視、軟爛和逃避,有點像竹林七賢的感覺。我的內心其實是嚮往「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意境,然而,在關係中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裡的那份真,你覺得你對我很真,我覺得我對你很真,可是你心目的真不一定是我認可的真,我付出的真也不見得是你想要的真,就這樣因為人我的分際,造成許許多多相處上的情緒。

回到昨天的對話,我思考抽離自身的角色來做溝通是必須捨棄心中的「真」才能進行嗎?就在此刻聖嚴師父的遺訓偈言在我腦海中浮現,在「本來沒有我」的「空」之背景前,自我仍然可以忙碌於日常,依著不同的因緣有哭有笑,好像經歷了很多事,但其實也沒麼事。人生如戲、如夢如幻,生死都變得淡然,夢裡的自我角色不再堅實、黏膩而頑強。回到本心空性之中,像鏡子般反射出真實的面貌,提供給對方參考,我想這是我接下來需要持續練習的。

反璞歸真

因為近幾年同時從事物理治療師 ( physical therapist ) 的工作而在身體工作 ( bodywork ) 方面得到很多體悟,同時也因兼容學習武術、瑜珈、中醫結構治療等等也讓臨床的技巧獲得相當多的領會,然而即使已經儘量選擇適合自己且概念容易相容的課程來進修,還是常常在融合各家哲學、觀點和技法的同時,使自己做出的療程產生實質和意境上的變化,這種改變不能說是不好,相反地它其實符合我某方面的預期而在生命各階段展現不同的樣貌,但有時候還是會覺得自己太費力了,有太多造作的感覺。

在六月底和七月初這兩個周末完成 措尼仁波切所教的課程並持續練習後,上週二在一節身心再平衡 ( 能量平衡 ) 個案中迎來一個奇妙的時刻,就是當我不再追求「深層」和「效果」時,「表面」和「流動」帶來更多的禮物。其實先前已經有好多位長期案主跟我反映我的手法讓痛感增加許多,當時我自己認為那是融合許多新技巧而產生的質變,我知道自己在身體工作裡加入太多治療的滋味,我隱隱覺得那似乎是一個過程。

直到上周二陰錯陽差剛好有機會睡了午覺,在精神飽滿之下跟我持續一起工作很久的案主碰面,個案中我持續練習 措尼仁波切所教的,開闊和明晰伴隨熟悉的人、熟悉的時間和熟悉的技巧,我想起尼騰 Neeten 在訓練團體中所傳遞的輕和流動,同時憶起欽騰 Chintan 教的長潮和知識技巧,我觀察到「我所做的」和我自己以及案主有更緊密的聯繫,不需要費力,充滿了清晰,然後就發現我做出來的技巧更貼合身心再平衡 ( 能量平衡 ) Rebalancing 個案所原來要展現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體驗。

之後的幾天我做的個案也能延續這種感覺,有趣的是,我在診所提供的物理治療也同時改變了,變得更加精微和穩定,非常感謝這次的發生、以及促使這次發生的所有緣分,也謝謝案主們長期的陪伴和支持,期待未來能夠幫助和利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