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上師瑜伽之功德利益

《修持上師瑜伽之功德利益》

南無咕嚕(頂禮上師)! 

在《空行母遍行續》中說: 「依誰恩德大樂性,剎那之間即現前? 上師珍寶般之身,我禮金剛持足蓮下!」 

在其他續部中說: 「一切諸佛所集之,身為上師修持功德, 本性即是金剛持,三寶之根源。 我禮諸上師! 上師即佛陀,上師即正法, 同樣上師即僧伽,一切皈處是上師。 我禮諸上師!」 

班欽(大班智達)那若巴說: 「在沒有上師以前,連佛陀的名號也沒有! 千劫之諸佛,亦是依止上師而生!」 

《密集續釋續》中說: 「若無把舵之人,舟船不能度至彼岸。 縱然一切功德皆圓滿,無上師亦不能至有海盡頭!」 

從聖者龍樹菩薩的《五次第》中說: 「上師能奪取罪業,上師能遣除怖畏, 上師能度脫,從痛苦大海之怖畏到彼岸!」

如是等等,在經、續、訣竅中,雖然宣說了依止、供養、修持上師有無量功德,但在此僅略作宣說。 

一、上師瑜伽的重要性

那也就是說,想要迅速現前圓滿成佛的人,修持上師瑜伽極為重要。 其緣由是什麼呢? 上師是三世諸佛示現為人身。 

在《大鼓音經》中說: 「阿難莫憂愁,我於未來世, 示現善知識,作汝等之義利!」

 在《喜金剛續》中說: 「於未來世中,我即以導師身相。」 

在《大黑天續》中說: 「所謂金剛薩埵,即執為導師身相, 為利眾生之故,示現凡夫之身相。」 

又說:「於五百末世時,我即執為導師身相, 當作意我即是,彼時應於彼處生恭敬。」 

又說:「於未來末世時,我則以童子身, 以種種方便身相示現。」 

又說:「於導師和金剛持,不應視為有差別。」 

勝者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說: 「皈處三世諸佛所集,彼即凡夫金剛持之身。」 

因此,一切皈處都總集在上師。 

在《勝樂根本續》中說: 「上師即佛陀,上師即正法,同樣上師即僧伽, 上師即吉祥金剛持!」

 在《空行母降伏三世續》中說: 「導師之五蘊、十八界、十二處,安住一切如來菩薩眾。」 

在《深義法藏》中說: 「十方三世諸佛,皆為上師之身所化現, 一切法為語之所化現,所有盡所有、如所有而了知之, 智慧或分別,皆為上師之心所化現。」

 又說:「五蘊即五佛,五煩惱即五智,五大即五天女, 八識即八菩薩,十脈即十忿怒,脈與界中安住勇父勇母。 身中顯現無量剎土。」 

總觀這些說法,一切遍知班禪亦說: 「汝即上師、汝即本尊、汝即空行護法!」

二、上師的至高地位

若想有勝於上師之本尊,則無法獲得任何成就。 

在由甲域瓦傳承的《道次第》中說: 「若想有勝於上師之金剛持,或有其他本尊, 則該補特伽羅相續中無法獲得任何成就!」 

殊勝本尊即是上師。 

在《道次第》中說: 「皈處總集之上師即殊勝本尊!」 

在《五次第》中說: 「此是自然圓滿覺,殊勝本尊唯一尊, 因傳授殊勝口訣,金剛上師更殊勝!」 

因此,若依止皈處總集、殊勝本尊之最勝上師、善知識,則功德利益巨大。 

在《集學處經》中說: 「應當無有懈怠依止善知識,為何故? 因智者之功德由彼而生!」 

在《本生傳》中說: 「聖者誰亦不應遠離,應以調柔之方式依止善者。 與彼接近者,彼之功德塵, 不刻意亦會染上!」

三、憶念修持上師的功德

若意念上師並恆常修持,則獲得無量功德。

在《華嚴經》中說: 「不離意念善知識者,一切義利現前!」 

在《智慧秘密燈續》中說: 「修持具相好之本尊,比於千劫修持, 意念上師不及百分之一!莫修本尊身,應修上師! 比修持千萬本尊身,意念上師福德大!」 

在《三昧耶莊嚴續》中說: 「比修持千萬本尊身,修持唯一上師者, 福德不及億分之一!」 在《甘露生續》中說: 「比修持十萬本尊身,修持唯一上師最殊勝!」 

在《大續網》中說: 「上師是諸佛之王,勝者之深奧口訣, 安住於金剛持之心。應主修上師金剛持!」 

在《佛陀調伏》中說: 「誰隨順所調伏眾生之意,修持上師之方便, 誰為彼義而尋求,即是大乘上師之根基, 成為一切之主宰者!」 

在《虛空藏續》中說: 「若想迅速圓滿二資糧,了悟精義,應修持上師!」 

在《密集續》中說: 「若於心間善修導師,由此將獲菩提, 即是大稀有之成就,身語意將會獲得!」 

在《阿底莊嚴大續》中說: 「具恩之上師,於心間、掌心,或頭頂修持者, 彼人將受持,千佛之功德!」 

四、修持上師的部位

修持上師之處: 

在《幻化網續》中說: 「鞋與坐墊戴於頭頂,宮殿安住於心間, 恆常於彼作意思惟不作他處,不應違越彼之教言!」 

聖尊密勒日巴說: 「應於頭頂明觀不離,不忘修持於心間!」

在《深義法藏》中說: 「於心間或頭頂,修持上師並祈請!」 

五、供養承事上師的功德

修持之後,以七支供等方式供養則福德大。 

在《地藏十輪經》中說: 「供養上師者,具備不可思議之功德!」 

又說:「一切無量佛陀功德之化現皆由此而生!」 

在《秘密不可思議經》中說: 「因此菩薩依止上師,圓滿一切福德資糧!」 

在《時輪金剛續》中說: 「於劫、三世一切時,供養三寶, 救護千萬眾生之命,此生不能獲佛果。 若以信心,供養功德大海之量上師, 此生獲得圓滿佛果!」 

在《吉祥作明佛母續》中說: 「因十方佛,及菩薩之福德, 上師一毛孔最殊勝,因此福德勝!」

在《功德甘露海生續》中說: 「比供養遍虛空之諸佛,以種種珍寶所莊嚴之, 三千大千世界之量,於上師一根汗毛, 塗抹一滴酥油,福德不及百分之一!」 

在《勝樂根本續》中說: 「無上行之上師,供養金剛薩埵, 彼之福德無所不作,未行苦行有何?」 

在《輪轉經》中說: 「於導師行禮拜、右繞,散花, 以及自己所擁有之境、堡等,恭敬奉獻,並遠離一切不恭敬, 則彼受持三昧耶者受到守護,獲得救護,並賜予一切成就。 一切如來將為授記,一切魔眾無法侵擾, 佛陀之一切功德不久將獲得!」 

在《智慧海續》中說: 「誰以自己的財物、受用,令上師歡喜, 此將從三界輪迴中,引導到化身剎土, 趣入涅槃之地!」 

在《金剛屍陀林續》中說: 「誰之導師是金剛持,恆常供養飲食之初分, 此處亦將飲食增長,獲得轉輪聖王之位!」 

聖者龍樹菩薩說: 「捨棄一切供養,唯獨供養上師, 令彼歡喜則能獲得一切智之,殊勝智慧!」 

六、供養上師即供養一切佛

供養上師時,十方諸佛菩薩皆安住於上師身,受納供養。 

在《文殊口傳》中說: 「於具此義少數人,我即安住於彼身, 從其他修行者處受納供養。彼歡喜則能淨化,彼自相續之業障!」 因此,供養上師與供養一切諸佛無差別。 

在《事師五十頌》中說: 「彼之布施,即恆常供養一切諸佛, 彼之布施是福德資糧,資糧中將獲殊勝成就!」

在《空行母降伏三世續》中說: 「供養金剛導師,即是供養三世一切如來!」 

七、祈請時的信心

供養之後,祈請時,相信上師即是三世諸佛之本體,發起信心、恭敬、淨信非常重要。

在《金剛手灌頂續》中說: 「密主啊!弟子應如何看待導師? 如同看待佛陀世尊一樣!彼之心中如此作意, 恆常將生善法。彼將成為,利益一切世間之佛陀!」 

在《甚深法藏》中說: 「對上師作凡夫想之弟子,證悟不會從內心生起。 視上師為佛時,佛之加持將入自相續!」 

鄔金仁波切說: 「以確信之信心,加持入,心離疑惑,所願皆成!」 

瑪吉拉準說: 「具信心之人,所求皆能生!」 

在《金剛座四續》中說: 「若於上師具恭敬,獲得成就無疑惑!」 

遍知龍欽巴說: 「於頭頂修持上師如意寶,以專一之心祈請時, 淨信之強烈希求心是必須的!」 

如同聖尊密勒日巴所說: 「上師三世諸佛,與不離之憶念無有分離之時!」

需要如是行持。 

八、以凡夫心看待上師則無加持

若視上師為凡夫,無論如何祈請,加持亦不生。 

阿底峽尊者時,格西仲敦巴請問:「在西藏有許多修行者,但未獲得殊勝功德。」 阿底峽尊者回答:「大乘之功德,不論大小,皆依止上師而生。 你們西藏人對上師只有凡夫之見,怎能生起呢!」 

在《深義法藏》中說: 「對具恩之上師,視為凡夫之人, 覺受、證悟、加持不生!」 

在《金剛座四續》中說: 「若於上師無恭敬,雖修亦不成就!」

因此,以視上師為佛陀之本體的方式祈請: 

九、祈請的方法

鄔金仁波切說: 「專一希求之音如此:如幼兒呼喚父母之,希求音, 如琵琶笛子之悅耳樂音,晝夜六時中作祈請!」 

在《深義法藏》中說: 「晝夜連貫而祈請,淚水滿盈而祈請!」 

如是,以強烈信心、恭敬而祈請,功德利益巨大。 

在《智慧光明燈續》中說: 「比念誦千萬億遍咒語,上師之單一句祈請更殊勝!」 

格西仲敦巴說:「比起對任何依處祈請,對阿底峽尊者祈請之加持更大!」 

聖尊密勒日巴說: 「心若憂愁,則向怙主祈請。怙主上師之加持,利益於心!」 

總觀這些說法,仁增欽莫在《山法見者微笑》中說: 「自心之本性任其自然,本來無需造作, 上師之三句祈請,不需念誦、不需修持!」 

十、修持上師瑜伽的果位

如是修持上師瑜伽,能於一生一世中現前圓滿佛果。 

鄔金大師說: 「如是於四座中修持,則獲得上師之加持如滿瓶傾瀉, 能於一生獲得怙主金剛持果位,此即名為深道上師瑜伽!」 

此外,在聖者龍樹菩薩的《五次第》中說: 「若從山頂跌落,雖想不跌亦會跌落。 若獲上師恩德之教言,雖想不解脫亦會解脫!」 

宗喀巴大師說: 「聽聞不能受持言詞,思惟不能了達義理,修持不能生起於相續, 於心力極其微弱之時,依賴所緣境之力是口訣!」 

帝洛巴說: 「一切增上之最勝者,是上師啊那若巴!」 

莫覺巴說: 「大悲心縱然是白色亦是白色,聖尊母縱然是紅色亦是紅色,喜金剛縱然是藍色亦是藍色。 我無論住於何處,從未與上師之顯現分離! 此生之佛陀,或彼即將降臨!」 

結語

如是在經、續、口訣中,宣說了依止、供養、修持上師有無量功德。對此獲得確信, 應當精勤修持上師瑜伽!

偈云: 「僅僅憶念於心,即從輪迴涅槃之一切怖畏中解脫。 僅僅供讚、祈請,即如雨般降下殊勝、共同之成就。 於總集一切皈處之身,恩德無邊之上師, 依止而願自他一切眾生,速得一切智之果位!」

跋文)

此文亦是應弟子吉美嘉贊之請求,由如鳥放飛般六聚自然解脫者(措竹讓卓),在雲聚佛菩薩、空行、護法之殊勝處雪山神變洞之閉關靜處編寫。 薩瓦芒嘎朗(願一切吉祥)!

參考文獻來源:https://beta.bdrc.io/

參考圖片來源:https://commons.tsadra.org/index.php/Zhabs_dkar_tshogs_drug_rang_g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