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才旺諾布(Tsewang Norbu,西元 1698–1755 年)是噶陀仁珍千寶的第二世化身,被譽為「喜馬拉雅山十三國之國師」。他被視為密主金剛(金剛手菩薩)的化現,以及蓮花生大士二十五位心子之一南開寧波(虛空藏大師)的轉世。尊者以無宗派精神弘揚佛法,並在西藏、尼泊爾和拉達克等地擔任調解者。
一、 誕生與寧瑪派啟蒙(1698–1722 年)
尊者於時輪金剛曆土虎年(西元 1698 年)誕生於大西藏下部的噶陀金剛座南麓。尊者在幼年時即能說自己是南開寧波(虛空藏大師),並受到伏藏大師貝瑪德欽林巴(貝瑪瑪尼)的認證和攝受。
寧瑪派的核心傳承
.十三歲(1710 年),尊者從根本上師貝瑪德欽林巴處,得到大圓滿次第的完整法門,包括皈依、發菩提心、金剛薩埵、上師瑜伽等。上師將銅製茶壺贈予尊者,象徵完整授法。
.二十一歲(1718 年),尊者在噶陀金剛座,於印度大成就者吽生持明的轉世、噶陀派索南德贊大師座下皈依三寶、受出家別解脫戒。尊者從其處得到《明界金剛心》法完整詳盡的四灌頂,被視為最親近的心子之一。
.二十四歲(1721 年),尊者親見殊勝的法王隆欽饒降(龍欽巴尊者,Longchen Rabjam),獲授心要的甚深法教。隆欽饒降將四部心要的法本置於尊者頭頂傳法,並囑咐他弘揚大圓滿法教以利益眾生。
.同年,尊者閉關修持一髻佛母、瑪哈嘎啦等護法壇城,以誅法和超渡法摧毀強盜集團。
.二十五歲(1722 年),尊者回到噶陀金剛座,被嘉喜索南德贊仁波切封為噶陀派黃金寶座的持有者。
二、 噶舉傳承的圓滿受持
尊者在青年時期周遊康區和衛藏,廣泛從各派上師處獲得傳承,建立其無宗派的基石。尊者在噶舉派傳承上皆獲得重要法教:
1. 達波噶舉:
.二十三歲(1720 年),尊者在馬康村面見蘇曼巴(噶舉巴耳傳傳人,本名噶瑪仁珍桑日嘉措)。他從噶瑪仁珍桑日嘉措處,得到大手印(Mahamudra)和大圓滿精要的祈請文和口訣。
.二十七歲(1724 年),尊者從這位根本上師處,得到了基、道、果的入門法教、達波傳承化身修持法、噶當和大手印融合之法。上師賜予權能,囑咐尊者可單獨弘法或閉關。
.尊者也從十二世大寶法王絳曲多傑和八世紅帽冠夏瑪巴秋吉敦都處得到了大手印的法教。
2. 香巴噶舉:
.二十九歲(1726 年),尊者由嘉敦阿旺多傑上師處得到香巴噶舉傳承的重要口傳《妮古空行母六法》。同年,他也從貢波帕導師處得到《妮古空行母六法》的灌頂、口訣和導引。
.四十歲(1737 年),尊者以多羅那塔大師所作《妮古空行母六法》為基礎,寫出一本禪修法本。
.四十六歲(1743 年),尊者傳予滿堂信眾香巴噶舉傳承的妮古空行母六法的口訣和開示。
.尊者也著作了一本題為《一滴甘露》的法本,明確標示這是香巴噶舉傳規大手印的法本。
三、覺囊派傳承
尊者與覺囊派有極深厚的法緣,並被認證為該派轉世:
.三十一歲(1728 年),尊者與覺囊派教主根桑旺波大師同住三個月。尊者修習了覺囊派佛陀三轉法輪最究竟之法——殊勝的「他空中觀」學,並得到最上無二《時輪金剛續十一部灌頂》。
.教主根桑旺波認證尊者為覺囊派偉大導師薩桑洛卓嘉參(薩桑瑪底班禪)的轉世。尊者此後常往覺囊僻靜處修持時輪金剛成就法。
.尊者四十八歲(1745 年)時,將覺囊派時輪金剛灌頂和《他空中觀》教理傳授給噶舉派大司徒仁波切確吉炯內。
四、 薩迦派、珀東派與格魯派的法緣
1. 薩迦派和珀東派(Sakya / Pöndong ):
.道果傳承:尊者三十九歲(1736 年)從拉庫傑仲處得到《道果》(Lamdre)的灌頂;並親臨都桑林寺,得到寺院方丈三次傳授完整的《道果》。
.珀東派大手印:尊者曾到努日采巴噶舉寺院,拜訪住持薩索丘北,並接受珀東派俱生大手印和時輪金剛灌頂。
.歷史遺蹟的禮敬:尊者曾參拜薩迦派八思巴大師興建的四佛堂之一松給定,向畢哇巴大師融入的畫像供養,畢哇巴大師曾在此親自傳授《道果》給珀東無畏尊。
2. 格魯派(Gelug):
.達賴喇嘛的關係:尊者四十一歲(1738 年)謁見七世達賴喇嘛噶桑嘉措,雙方做了詳細的商談,並數次會見法王,尊者也曾為法王修長壽法會。
.時輪金剛支持:尊者向覺囊派大師多羅那塔建立的寺院(後改名為甘丹彭措林寺,屬格魯派)的僧眾,供養茶葉和銀兩,以協助該寺每年舉辦的時輪金剛修法。
.法教的傳授:尊者四十七歲(1744 年)在德摩寺從一位上師處得到了宗喀巴大師所傳完整的大威德金剛灌頂、藥師佛佛經儀軌、宗喀巴祈請文的口訣和開示等教授。
五、 重大功績與弘法事業(1726–1755 年)
1. 調解與廢除惡俗
.終止尼泊爾陪葬惡俗: 尊者二十九歲(1726 年)首次前往尼泊爾。當時尼泊爾王子往生,尊者聲言能以「非世間火」火化遺體,但條件是國王須答應廢除男眾往生、女眾陪葬的惡俗。尊者由五指發出五色火光,火化王子遺體,並以佛教徒身份及戒律,成功廢除了長久以來的陪葬制度。
.西藏政治動亂中救人: 尊者五十二歲(1749 年,土蛇年),西藏爆發政治動亂(清朝指揮官謀殺郡王),尊者不顧個人安危,運用善巧方便救助了超過二百位被捲入紛爭的官員隨從,免於死刑。
.拉達克和平協約: 尊者五十四歲(1751 年)應七世達賴喇嘛之囑咐,前往拉達克調解戰亂,成功達成協議,穩定邊境長達六十七年。
2. 法王認證、佛塔與寺廟的修復和支持
.十三世大寶法王: 尊者三十九歲(1736 年)在楚普寺閉關時,聽到空行母的密表示,預言了十三世大寶法王敦都多傑的轉世。尊者將此文句送交大司徒仁波切,後確認轉世。
.第十世夏瑪巴: 尊者五十歲(1747 年)前往楚布寺,為第十世夏瑪巴貢丘秋吉尼瑪舉行坐床典禮。在認證爭議中,尊者親自確認真實的夏瑪巴,並將其抱到腿上,以銀湯匙餵他奶凍,勉勵他精進。
.重修佛塔: 尊者五十一歲(1748 年)第三次抵達尼泊爾,與大司徒丹比尼謝會面,並承擔重修菩提(波達)大塔的工程。尊者五十四歲(1751 年)第四次抵達尼泊爾,重修閂布(蘇瓦揚布)大塔。在開工典禮時,象鼻財神及六面天神現身承諾提供修復所需的金銀。尊者五十七歲(1754年),因廓爾喀王未實現運送主軸的諾言,尊者勃然大怒,在國王面前擲香爐,國王見他前額有第三隻眼、口中冒火,懼而從命,隨後親自參與主軸的搬運。最終,佛塔的修復工程順利完成。
.寺廟的修復和支持:尊者曾對幾處重要的寺廟修復或提供了重大的物質支持,他用信徒的供養製作了一把價值一千個金幣(鑲嵌有北蒙古黃絲、珍珠及珊瑚)的傘,並在根本上師生日當天供養於桑耶寺的佛陀雕像上。 他曾貢獻兩百銀兩(印度幣及西藏幣),用於修復噶陀寺以及一座名為十萬佛經堆塔的佛塔。 他將整套西藏總理贈送的大藏經(Kangyur)捐獻給夏魯寺。 他也大筆地護持巴默秋定禪修中心。
3. 影響後世
.尊者五十七歲(1754 年)回到尼泊爾。他與印度聖者那洛巴的轉世竹千法王噶舉成律新達會面。尊者為竹千法王舉行延壽灌頂時說:「我剩下的壽命,都供養給您」。
.尊者五十八歲(1755 年)七月二十五日,在金剛跏趺坐中,心識融入法界(圓寂)。為了防止因拉達克衝突和蒙古軍隊南下等政治因素造成紛爭,弟子們遵守遺囑,決定守密兩年。法體隨後在邦巴山舉行荼毘大典,發現許多不同顏色的舍利。主要弟子,包括竹千法王和巴沃仁波切,承擔了修建舍利塔的責任。
.尊者在世時著述甚豐,內容涵蓋傳記、教言道歌、上師瑜伽、灌頂儀軌、歷史、文學等十二個分類,著作總共寫了八部,現今實際僅存約有五冊。他曾撰寫自己的傳記《山野間之妙藥》,坦言自己僅為凡夫(སོ་སྐྱེ་བྱིས་པ།, 凡夫愚童),且以謙虛和自我批判的態度記錄了修行上的得失。
.尊者行事簡樸,對世事厭惡,常以捨世瑜伽士之姿修行。他具有不可勝數內、外和密等奇妙神蹟,在岩石上留下許多手印和腳印等奇蹟。凡見到尊者慈容、聽聞尊者法語、思憶尊者功德者,都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
.尊者在教法上徹底體現了無宗派的廣大胸襟,其弟子遍及寧瑪巴、直貢、達隆和竹巴噶舉各佛學院,以及覺囊、夏洛和珀東等各門派。他弘揚教證二法,傳授新舊密續及其他甚深教法。
.尊者的主要弟子被稱為「噶舉巴的五位師徒」,包括十三世大寶法王敦都多傑、十世紅帽冠夏瑪巴貢秋尼瑪、竹千法王噶舉成律新達、大司徒丹北尼謝,以及巴沃仁波切祖拉噶巴。
參考文獻來源:仁珍才旺諾布全集